世界上有超过4,000种蟑螂,但其中仅有40种是害虫,其余都有益于自然环境,在中国,德国小蠊和美洲大蠊都是很常见的,关注保空网:http://www.baokongwang.com了解更多关于蟑螂生命周期和生活习性的知识,有助于制定最有效的蟑螂防制方案。
德国小蠊(Blatella germanica)
形态特征:成虫体长10-15毫米,前胸背板(头盾)有一对平行黑褐色纵条,雄虫体色呈黄褐色,体型较细长,雌虫体色略深,腹部肥大宽厚。
生命周期:雌蠊可产卵囊(卵鞘)4-9个,一个卵鞘中,可孵出37-44只小蟑螂,若虫需要30-60天发育为成虫,成虫生命周期超过100天。
生活习性:德国小蠊常见于饭馆,酒店和公寓,德国小蠊尤喜栖息于阴暗隐蔽的地方,如橱柜底部和冰箱后面。
美洲大蠊(Periplaneta americana)
形态特征:美洲大蠊成虫身长35-40毫米,是最大的蟑螂种类之一,体呈红褐色至棕褐色。
生命周期:雌蠊可产卵囊(卵鞘)10-90个,一个卵鞘中,可孵出14-44只小蟑螂,若虫需要150天发育为成虫。成虫生命周期为100天到3年。
生活习性:洲大蠊尤喜温湿环境,如排水管和排污管。
褐带蠊(Supella longipalpa)
形态特征:成虫身长10-14毫米,是最小的蟑螂种类之一,腹部布满黄褐色斑纹。
生命周期:雌蠊可产卵囊达13个之多,一个软囊中,可孵出16只小蟑螂,若虫需要55天发育为成虫在理想的温度下,成虫可存活90-115天。
生活习性:洲大蠊尤喜温湿环境,如排水管和排污管。
澳洲大蠊(Periplaneta australasiae)
形态特征:成虫身长27-33毫米,侧翼呈棕色,前翼布有黄条纹。
生命周期:雌蠊可产卵囊达12个之多,一个软囊中,可孵出24只小蟑螂,若虫需要200天发育为成虫,成虫可存活120-180天。
生活习性:通常被发觉与房屋内或者建筑群周边。